首页 > 资讯 > 正文
技术距离营销有多远
来源:网络 阅读量:


大势所趋不得不承认,今天的广告营销行业,和其它行业一样,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思维的大背景下,正在从“农业时代”走向“工业时代”。通过ABC(AI、Big Data、Cloud)的技术能力,将会为营销行业释放更多生产力,为行业带来整体效率的大幅提高。似乎没有ABC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在过去媒体集中且市场环境变化缓慢的时代中,营销人可以通过脑力来完成市场信息收集,从而形成营销洞察。但在今天媒介分散、数据爆炸的环境,市场变化已经极其复杂,超越了人脑的极限,必须借助机器工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市场正在发生什么。如果没有大数据统计出来的热搜榜单,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网上什么话题最火。试想一下,外部环境都已经是尖枪利炮了,但营销行业大多数人却还在使用冷兵器作战。
 
前几天看到一个头部的广告主在巨量引擎平台上日均投放素材达到了上千个。显然,这种每天投放一千多个不同广告素材的方式,不太可能在传统“慢工出细活”的营销服务模式中出现,其中不少素材是通过机器自动生成的,但却实实在在地带来了ROI的提升。
 
所以,我们说广告营销行业正在从手工式的“农业时代”,转变为高效大规模生成的“工业时代”。在碎片化、个性化的传播环境中,也需要品牌创意千人千面,通过小步快跑、试错迭代的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型。
 
又有人会提出质疑,技术生产的创意只适用于强数据导向的“效果广告”,而无法适用于提升品牌溢价、输出品牌认知的“品牌广告”。关于这个质疑,我们认为,技术对营销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但不是止步不前的。
 
“效果广告”离用户购买行为更近,归因更加明确,因此也就更容易数字化、自动化;“品牌广告”离用户购买行为更远,其中影响用户购买的变量也就更多,因此也就更难自动化。
 
麦克卢汉曾经说过“我们透过后视镜来观察目前,我们倒着走向未来”,亨利福特也说过“汽车发明之前,人们只想要一辆更快的马车”。即使“品牌广告”无法通过机器自动生成,未来在“品牌广告”的创意发想、制作过程中,也少不了“人机结合”的作业方式。事实上,“品牌广告”的痛点主要在于效果如何评估上,品牌定位在用户心智的深度,用户对品牌的好感度、信任度,目前还难以量化。
 
但我们相信,通过技术的发展和深入,这些目前非结构化的数据,未来都能变得更加结构化,我们也会有更科学的评估方式。所以我们甚至认为在算法本身能够不断自我迭代的条件下,机器在未来即使在“品牌广告”层面上,也能够创作出改变世界的“新大创意”。有观点甚至认为爱情未来都能通过算法计算出来。所谓的“审美疲劳”之类的质疑也可以通过算法的自我迭代而迎刃而解。


技术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ink66.cn/news/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