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产品结构设计
来源:网络 阅读量:


产品结构设计

 
包含多层维度的设计。主要有如下5层维度
 
系统层面的结构——如何分平台/系统
 
版本层面的结构——如何分版本/权限
 
模块层面的结构——如何分模块/二、三、四、五级模块
 
页面层面的结构——如何分页面/页面信息
 
产品内在逻辑结构——如何用逻辑串联
 
产品结构的在用户端的展现就是信息结构。这点相信大家都懂,无非是页面层级、页面内部信息层级的划分、信息内容的分类和展示。
 
其次就是产品内在的逻辑结构:
 
比如某个配置项应该放在功能模块内还是基础模块内?
 
比如在连锁系统中,会员是放在连锁维度还是单店维度?
 
比如直接在营销活动中创建电子券,还是先在电子券模块中创建,然后营销活动进行引用?
 
这些其实都属于产品功能层面的架构。
 
内在逻辑架构设计的核心原则及案例
 
(1)、易用性——从用户使用体验层面考虑
 
(2)、可扩展性——迭代、修改的成本最小化
 
(3)、技术实现性价比——技术实现成本是否过高不匹配功能价值,按性价比高的去设计
 
(4)、普适性——每个单元模块是否可以被其他单元无限重用
 
(5)、熟悉业务——违反业务习惯的逻辑设计不能出现
 
(6)、掌握产品发展方向——预见产品在中短期内的发展方向,提前考虑进去
 
(7)、从简单到复杂——任何一个产品都是从最小MVP开始的,千万不要在开始就架构一套复杂的系统
 
关于一些结构设计上,我给大家列一些比较高频出现,比较常见的B端产品(不同纬度的产品架构思路)小例子:
 
1)、比如我们有一套面向商家的门店经营管理系统,这时需要一个有一个卡券平台,跟门店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时候你该定义这是一套系统还是两套系统?他们的关系是什么?边界在哪里?
 
2)、比如我们做了一套诊所管理系统,后续要垂直化专科式发展,那么到底是通过拆分版本,完全一个科室一个独立的版本?还是做在一套系统里,然后通过权限划分 更合理呢?这其实就是产品架构的一部分
 
3)、比如对于电商类的saas,很多是非协作型的,也就是说模块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强联系,相对比较独立,独立作为一个B端业务闭环,可单独使用。但是像诊所saas,则是协作型的,即业务流程涉及到多模块多角色,每个角色都需要在流程中承担一部分工作职能。非协作型和协作型的系统设计的思路也是不同的
 
4)、比如我们在设计电子券的时候,我们是通过一个步骤完成创建+投放,还是通过创建一个步骤+投放一个步骤完成流程?背后的考虑因素是什么?
 
5)、对于一些业务流程的设置项,是放在后台该业务模块维度,还是基础设置模块的维度?
 
6)、比如原先要设计商品管理模块,考虑的主要是单店模式,跨店的商品管理是隔离的,但是当跨店客户提出想要统一管理商品,并可以支持总分店和分店之间的商品调拨的时候,单店商品管理的设计方案就无法支撑这样的业务模式,需要做大规模的底层改动
 
7)、确定维度,比如哪些指标是单店维度,哪些是机构维度,比如预约是放在后台“诊所管理”里面,还是单独放在后台“预约管理”中?放在哪个维度又是基于哪些原因考虑的?
 
8)、业务的不满足性,比如我们在做一款电子券的时候,考虑了线上场景,但是还要考虑线下场景,这就需要电子券模块下需要投放到线上(多个渠道)、线下(二维码、短信等),那么渠道后续可能会进行变更,那么假如我们把创建+投放一步完成,那么未来我们要改动渠道,就会影响整个卡券流程,如果我们能分2步,那么只需要对第二步投放进行修改就行,这样系统的可扩展性就会强很多
 
9)、比如对于订单模块的架构设计,是否能够支持各种营销活动:满减、卡券、积分抵扣等,具备足够强的业务包容性
 
10)、重复被使用的模块,如何避免重复造轮子!比如电子券模块,在很多营销活动中都会用到,比如短信消息模块,在很多业务中都会用到,那么这些被高频用到模块就应该抽离出来,而不是每个业务环节中都去做一遍。


产品结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ink66.cn/news/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