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7-eleven是怎么做到卖什么都是大卖的
来源:网络 阅读量:


7- Eleven的创新逻辑是什么?
 
跨界这种创新,看起来不过是将两种本来不相关的业态进行组合,但其实并不能盲目追随,一些跨界的尝试其营销意义远大于建立新的经营模式,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类似的尝试以快闪的形式出现。
 
在“跨界”一次还没提出的时代,7- Eleven 的 Sevenbank 就获得了成功,其跨界的种种做法并不是制造营销话题的行为,背后另有一套逻辑。其实细数起来,并不令人费解。
 
1.选址优势的自然延伸
 
此前我们也曾分析过,7-Eleven 之所以能在许多租金不菲的地段获得较好的营收,是因为其选址总能找到人流量与租金的平衡。这种选址的能力不仅在于其稳扎稳打的开店节奏,更依托于其及早引入了数据作为指导。在上世纪70年代,7- Eleven 就开始尝试 POS 系统,围绕商品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指导工作。其对数据的利用由此可窥一斑。
 
得益于此,7-Eleven 便利店的选址具有已经被验证的有效性,并且比传统业态拥更接近消费人群。无论是银行、咖啡这种店中店的模式,还是后来的美妆、健身的模式,都能借助已经验证过的有效选址进行铺店,这能显著降低创新的风险,并且在模式验证成功后,也能借助现有7- Eleven 门店高效率的复制。
 
 
2.同一人群需求的自然延伸
 
不难发现,7-Eleven 的一系列创新所针对的目标人群都与其现有便利店高度重合。除了店面的人流量大,7-Eleven 的选址也针对白领为主的工作人群做重点布局。SevenCafé 满足了这一人群对快速补充咖啡因的需求,Sevenbank 则更是贴合这一人群高频次的现金业务需求,而后来的美妆店、健身房则是为了满足这一人群近年来新的消费需要。基于这种同一人群的需求延伸,7-Eleven 的跨界尽可能的挖掘同一客户的更多价值,达成1+1大于2的效果。
 
3.时间碎片化背景下的轻便服务
 
银行、咖啡、美妆以及健身等等,有什么共同特点?在过去我们很难说清楚,而在效率不断提升,时间不断碎片化的当下,这个共同点就不难找了——它们都是“杀时间”的,每一种都需要时间专门去做,甚至喝咖啡、健身需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工作日挤出时间去做这些事十分奢侈。
 
而7- Eleven 提供了更加轻便的服务,买东西时随手取钱,随手喝杯咖啡,顺便买些需要补充的化妆品、护肤品、药品,甚至买完东西还能做一下短暂的运动,放松一下身心。即便只有很短的时间,也可以安排的十分丰富。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从工作或者居住的地方抵达7- Eleven ,本身就相当便利。
 
从早期 Sevenbank 的尝试可能还是仅仅出于提供便利,并提升坪效,到了佐藤可士和的品牌形象重构,7-Eleven 的创新就显现出了更高一层的考虑,不再单纯把自己当成一家便利店。无论是推出一系列设计简洁直观的自有品牌产品,还是后来的轻便型健身,都基于这种考虑。
 
 
在《零售的哲学》一书中说到,7-Eleven “无论卖什么都能大卖”。电商对线下标品的零售了产生冲击,但销售标品的7- Eleven 却没有失去自己的节奏,本质上是因为在标品之外,7- Eleven 售卖的是一种追求简便高效,又不失品质感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定位,与种种隐去销售意愿,重视体验,凸显价值观的业态创新,殊途同归。在这个物质丰盈的时代,比售卖东西更重要的是,让用户知道你的价值主张。


7-eleven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ink66.cn/news/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