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成事的思维习惯:先设计框架
来源:网络 阅读量:


很多人会觉得:我有一个想法, 那我就应该立刻去行动,别多想。
 
但其实不是。在行动之前,有一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想象成品被做完之后是什么样子。
 
大到一个产品、项目,小到一篇文章,在开始之前,我一定会花大约10%的时间去思考:
 
1、我把它做出来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2、它的成品会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大概包含什么内容?
 
3、在完成它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关键节点?
 
为什么呢?原因有二:
 
1)设计成品的框架,可以为你的行动指示方向,最大限度地减少在这个过程中的「无用功」。
 
2)更重要的是:这个环节可以为你的行动持续提供动力,让你始终能够充满热情地去把它完成。
 
2018 年,心理学家 Emmanuel Manalo 做了一个实验。他让131位参与者撰写一篇论文,并让实验组在撰写之前,先设计论文的整体框架和结构;对照组直接开始撰写。并让他们在不同进度时停下。
 
结果发现:先设计框架结构的参与者,普遍都会有更强的动力把论文完成 —— 即使他们的进度比起别人要落后。
 
原因在于:当我们事先想象好成品的样子时,我们就从「去搭建一个整体」变成了「去填充这个框架」。在后者的情境下,我们更容易观察到「我们距离完成还有多少」。这种「缺失」就会使得这个项目一直停留在我们心中,驱使着我们尽快去把它完成。
 
这就是对「契可尼效应」的正向应用:通过让成品保持「未完成」,来提高我们去填充它的动力。
 
因此,「想象成品被完成的样子」跟「最终实际的样子」其实不一定非要一致。你在「填充框架」的过程中,发现框架存在许多不足,进行调整,乃至于跟最开始的想法大相径庭,也没有问题。
 
它最大的作用在于:为你的行动持续提供动力,让你始终保持「追赶」的状态。
 
实际上,我很多文章也是这样来的:在写作之前,我会先用几个关键词对整体进行构思 —— 我从来不做大纲,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压根就不会按照大纲走 —— 而是先列好一条逻辑线:
 
为什么我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原因是什么,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支撑是什么。等等。
 
然后,按照这条逻辑线去查阅资料、补充案例、填充内容,把它作为「主干」,让文章的枝节变得更加繁盛、丰满。
 
在这个过程中,详略、主次完全有可能发生改变,乃至最终连主题都有所不同,但这没有关系。只要最核心的逻辑线没有偏离,文章的内核就是站得住脚的。
 
所以,一个建议就是:
 
1、在开始行动之前,先划定一段时间(比如我就是大约10%),对成品的样子进行构思。
 
2、时间到了,不论是否完善,先以这个框架为依据,开始行动。
 
3、在行动中,再结合实际的感受和反馈,对框架进行调整。一边微调,一边填充。
 
另一个有趣的技巧是「海明威效应」,原理也是共通的:如果一项任务需要持续行动,那么不妨在行动欲望最旺盛、非常清楚「接下来要做什么」的时候,停下来,告一段落,稍作休息。
 
为什么?因为在这个情境下,当你继续之前的工作时,你才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进入状态」的时间,一气呵成地开始行动。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link66.cn/news/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