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人的发展离不开收入、身价与地位的提升;与人一样,企业发展的判断标志是规模、营业收入、利润。而这些依托于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发展战略、制度建设、标准规范化、工作流程化、组织架构、绩效、专利与知识产权等。最重要的一点是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有的公司10年前为了生存做事,10年后仍然保持这样的状态。就是因为没有竞争力;产品、服务、用户积累、技术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以做为竞争力的一部分。比如电商中的京东竞争力就是多年的多商经验、用户体验、一流的售后与迅速的物流快递,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用户,阿里等电商公司均属于这一类型;从这些优秀的组织中都能找到共同一点就是以用户为中心。
美国一家著名食品公司经理有这样一个逻辑,企业要让员工满意,带来的是让消费者满意。让消费者满意带来是对我们产品的依赖与粘性。而这又符合股东的利益;让员工满意的方式则是通过放权给他们足够自由度和施展的空间。
我们现在绝大多数公司是以营业收入、利润与股东利益为中心;当营业收入提高而利润没有提高时他就想法设法降低成本,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组织织构扁平化、限制差旅与外出相关费用、优化工作流程、控制员工工资等方式。但有些方式需要慎用,可能会以牺牲整个引擎的动力为代价。
这种以利益为中心的方式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思维方式,当然是应该以利益为目的,而不是为中心,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它会让我们忽略很多很重要的东西,比如产品的体验,是否迎合用户的需求、产能、配套的服务能不能跟上及员工诉求与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国内外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其次会让我们迷失方向、什么赚钱做什么,只关注眼前短期利益缺乏全局观念,这样做只会最终一无所有,即使10后仍然存在,但仍然是为了生存而做事。所以我们需要改变思维方式,如果把该做的做好了,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另外重要一点是企业文化与发展理念;何为发展理念,比如“简单务实、追求极致,分享智慧、高效协作、作一流的服务提供商”。
所以我想表达的观点是企业生存之本是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需要基建,它们是依托于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发展战略、制度建设、标准规范化、工作流程化、组织架构、绩效、专利与知识产权;企业对外是服务于用户、客户;对内是自己的员工,不能让自己的员工满意,谈何让用户和客户满意。以利益为重是放错了重心,基建做好,利益自然会来。